美欧齐发力,动物试验时代或将落幕?类器官技术站上风口

发布时间:2025-07-13


最近两条重磅新闻,正悄然改写全球生物医药研发的游戏规则。


2021年,“拯救零残忍化妆品” 这一欧洲公民倡议征集到超120万签名,民众强烈要求将2009年欧盟化妆品动物试验禁令,扩展到药品、农药等所有化学品领域。


回应这一呼声,2025年7月8日,欧盟委员会发布“欧洲化工行业行动计划”,明确了四大方向:增强产业弹性、保障能源供应、推动创新引领、简化监管框架。其中在“推动创新引领”方面,欧盟委员会作出重要承诺——2026年第一季度前将完成一份路线图,核心是把类器官、器官芯片等非动物技术推到舞台中央,替代传统动物试验,覆盖所有化学品领域。



无独有偶,美国近期也有大动作。2025年7月7日,在由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联合举办的“减少动物实验”研讨会上,NIH宣布将不再资助仅依赖动物试验的项目申请。这意味着,任何想获得NIH资助的研究,都必须纳入计算机建模、AI、类器官等新方法学。


要知道,1938年《食品、药品和化妆品法案》通过后,动物实验成为药物上市前安全性验证的 “金标准”。但如今,美欧纷纷调整政策,背后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超过90%通过动物试验的药物,最终因在人体中缺乏安全性或有效性,无法获得FDA 批准,传统模式的局限性愈发凸显。


两条新闻指向同一个方向:动物试验的局限性被彻底正视,以类器官、器官芯片为代表的替代技术,正成为全球研发的新引擎。


这对生物医药行业而言,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当美欧同步按下“加速键”,意味着研发逻辑正从 “动物模拟” 转向“人类相关性”。用源自人体细胞的类器官构建3D迷你组织,用器官芯片复刻生理微环境,才能更真实地还原药物在人体内的反应。


当政策为技术铺路,当行业向效率要答案,选择与前沿技术同行,就是站在研发变革的前排。


傲睿产品矩阵
覆盖 “构建 - 培养 - 检测” 

一体化类器官解决方案


傲睿在类器官与器官芯片领域构建了 “技术研发 - 产品落地 - 应用转化” 全链条的创新体系,其核心产品矩阵深度融合前沿技术突破,形成覆盖基础研究、药物开发、精准医疗的多元解决方案:


(1)自动化类器官构建系统BP4000

图丨自动化类器官构建系统BP4000


傲睿科技自主研发的自动化类器官构建系统 BP4000,基于液体数字化技术,能实现单细胞级精准操控,能有效提高批间一致性、缩短培养周期,为科研机构、药物研发提供标准化、高通量3D体外建模的解决方案。该系统集成光学辅助定位模块,可精准控制细胞接种位置,既可灵活调整模型尺寸,也可构建复杂微环境,提升3D体外建模仿生能力。系统创新性引入材料和细胞独立处理方案,采用水凝胶-培基界面培养,既简化后续免疫荧光染色流程,同时大幅提高光学检测效率。

图丨BP4000系统的工作原理


BP4000系统使用高通量并行控制的打印模式,配合高精度运动闭环控制,达到细胞喷射时间与细胞落点空间精确耦合的效果,实现在微米尺寸上高密度细胞接种以提高类器官构建成功率;同时,该系统配备光学成像识别单元并建立打印坐标系与视觉坐标系的实时空间配准,以满足二次建模及复杂微环境精确定位需求。


(2)类器官灌流系统MIMICup

图丨类器官灌流系统MIMICup


MIMICup 微流控细胞培养板为带可插拔细胞培养小室的多细胞三维共培养支架,可构建物理力微环境,支持多种细胞垂直方向的分层三维共培养,其向上开口设计支持气液交界面(ALI)培养,便于结合3D生物打印技术,底部流道凹槽在小室安装后可形成密封流道,能为内皮细胞等提供剪切力微环境,所构建的类/器官芯片体外(invitro)组织模型与屏障模型更贴近体内状态,适用于化疗药的药敏/药效测试和新药研发前期筛选及科研应用等方向。


结构设计

MIMICup微流控细胞培养板采用特殊插拔式细胞培养小杯设计,便于操作与高通量应用,底部带有0.45um孔径高分子多孔膜与特殊密封层设计,前者提供多细胞三维立体共培养支架,后者在细胞培养版安装完成后可形成用于动态灌流培养的密封流道,本产品带有4个独立通道,共24个培养小室,可做复孔或多器官连通模型使用。


该系统通过微流控技术与模块化设计实现动态微环境精准控制,支持多细胞三维共培养、气液交界面建模及剪切力模拟,显著提升类器官培养功能性与稳定性。兼具高通量兼容及跨设备兼容适配能力,是连接类器官构建系统BP4000与功能检测的关键桥梁,为基础研究、新药研发及精准医疗提供了标准化、工程化的解决方案。


关注傲睿科技,了解更多类器官案例&信息

官网:www.aurefluidics.com